
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宇敏表示,「因為綬草是先驅物種,新的土它才長得出來,要是連根都拔走那就沒了,這個地方以後就沒有綬草了。」
朱宇敏研究員指出,若民眾拔走既有草,一旦其他植物長上去,綬草就再無立足之地,呼籲民眾動眼別動手。
由於綬草被認定有護肝等保健功效,民眾長年大量摘採之下導致野生數量銳減、分布零星,為此農業部也在十多年前研發出繁殖與人工栽培技術。
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蘭陽分場長陳季呈表示,「才會想說那我們來做組織培養的技術,然後做完之後大家有需要,那你就買人工繁殖的就好了,你不要再去野外採。」
綬草雖叫草,但其實是蘭花,農改場表示它種子非常小、繁殖不易,被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二物種、數量少需有效管制,目前已建立組織培養量產種苗,讓綬草繁殖不因夏天休眠受限,呼籲民眾高抬貴手,讓稀有而美麗的台灣原生蘭花持續優雅綻放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