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設有操作示範區,參觀民眾可實地體驗農機具特色與功能。
「二○二五年第十九屆台灣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昨起一連三天在嘉義縣政府前登場,今年以「智能新農機,綠色新未來」為主軸,兩百家廠商設置逾七百個展攤。對於美國祭出對等關稅,一度讓農機業者擔憂影響台灣農產出口,進而影響農機產業,不過昨觀展人潮不斷,主辦單位台灣農機工業同業公會預估,現場業者推出好康,加上政府有補助,展覽現場交易金額可望突破去年四.五億元,再創新高。
200家廠商擺了700展攤
賴清德總統昨以賀電祝福活動成功,嘉義縣長翁章梁、農糧署副署長陳啓榮、台灣農機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瑞峰等人出席開幕活動。
智慧化與環保需求大
展覽涵蓋智能曳引機、無人駕駛機械、施肥噴灑系統、園藝修剪設備及有機環保資材等,不少參觀者實地體驗智慧農機最新設備的操控與功能,現場洽詢與試用十分熱絡,如智能曳引機、配備智慧觸控等,價值六百萬元,已有青農試用後立刻下訂,將申請農機補助購買,顯示農機市場對智慧化與環保需求不斷成長。
林瑞峰表示,人口高齡化,農業人力不足,隨科技演進,農機也擴大數位科技應用,幫助農民提高工作效率;開展前,農糧署公布農機補助第一階段申請開跑,刺激展覽農機、資材銷量,加上現場業者推出好康,展覽現場銷售額可望突破去年四.五億元。
對於美國祭出對等關稅,林瑞峰說,對等關稅雖未直接影響台灣農機產業,但可能因各國及台灣農產銷美受關稅影響,間接影響農機產業,後續發展還待觀察。
陳啓榮說,今年農機補助分兩梯次辦理補助申請,第一階段即日起到五月卅一日,補助個別農民三分之一,因應淨零排放政策,申請電動農機補助者,提高為補助二分之一,還有汰舊換新補助。
翁章梁說,展覽在嘉縣舉行邁入第四年,從農業資材到大型農機具,應有盡有,並結合「嘉有好市集」,去年觀展人數卅五萬人次,相信今年會突破紀錄。

台灣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昨天在嘉義縣政府前開幕,連三天展售各種農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