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大西瓜產季每年五月開跑,由玉里產區率先開園,預計十五日上市。
花蓮大西瓜產季每年五月開跑,由南區的玉里產區率先開園,預計十五日上市,接著一路往北到壽豐產區;農會指出,今年西瓜受低溫影響,整體生長較慢,加上台灣中、南部西瓜產量短缺,帶動花蓮西瓜行情,價格將較往年略增一至二成。
南區產期先開跑 北區壽豐壓軸
花蓮大西瓜品種主要為「華寶西瓜」,全年種植面積達一六一九公頃,第一期產季往年約於五月中、下旬開跑,產期約一個月,且因西瓜熟成需達累積溫度千度,縣內盛產的大西瓜會從較炎熱的南區玉里鎮開始,接著是中區瑞穗鄉、鳳林鎮,最後由北區壽豐鄉壓軸。
農會︰低溫成長慢 西部也缺貨
玉溪農會總幹事蔡宗翰說,玉里種植西瓜面積約二百五十甲,每甲地平均可產出二千顆西瓜,今年雖受低溫影響,瓜果生長速度較慢,但品質及狀況跟往年一樣好,產量也沒有受到衝擊,每顆平均落在廿七至廿八斤左右,也有少量達卅斤。
蔡宗翰說,由於中南部西瓜同樣受寒害而產量短缺,今年花蓮西瓜價格會較往年上漲一至二成,上週行口價格約每台斤廿二至廿三元,臨時拍賣達廿五至廿六元。
鳳林部分瓜田 有輪點病毒災害
鳳榮農會總幹事黃榮和指出,鳳林西瓜種植面積約四百公頃,但受到天氣與輪點病毒害影響,產量會較往年減少約三分之一,農會將與農改場、農糧署等單位至瓜田勘災,價格預計下週才會出爐。
縣府農業處長陳淑雯說,今年花蓮西瓜全縣一期產量預估約二萬多公噸,其中鳳林部分瓜田因混種其他瓜果類,種苗或種植區域消毒不完全,出現輪點病毒危害,可能導致西瓜植株發育不良、果實畸形、植株矮化及生長停止,影響品質與產量,農業處持續觀察疫情狀況。
陳淑雯建議農友,種植時應選擇無病毒,或有商譽的種苗商種子或瓜苗,減少帶病毒風險,巡田時若發現有病株應及早拔除,整蔓、摘心或疏果使用的刀具及手套,可用酒精或二氧化氯消毒後再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