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農業報
canews.top
Product Center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認養雞+菜園」新模式來襲,銷路、收入兩不愁!
來源: | 作者:本報 綜合報導 | 发布时间: 2025-05-08 | 346 次浏览 | 分享到: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隔壁老王的蛋總是不夠賣,而你家的優質土雞蛋卻堆在倉庫裡煩惱?為什麼消費者一邊抱怨超市雞蛋貴,一邊又不敢輕易相信市場上賣的土雞蛋?今天要聊聊的這個認養模式,可能會讓你拍大腿——原來認養農業還可以這樣玩!



數據會說話:為什麼這個模式能跑通?


恩施某50畝的小農場,去年靠認養2000隻雞,硬是把客單價從30元的土雞蛋消費做到了人均800元。更厲害的是,他們透過直播攝影機讓消費者觀看雞跑山、菜長苗的畫面,這就像在農田裡裝了個24小時直播的廣告牌,還是消費者主動轉發的那種。



農場主人最應該學會的三招商業手段:


第一招叫風險轉移。傳統農業最怕天災病禍,但認養模式下,消費者預付的錢已經涵蓋了成本,因此穩定了農場的收入。


第二招叫情感捆綁。認養成功之後,消費者可以給雞取名字、農場再通過認養小程序發“小雞的成長日記”,讓消費者覺得這不是農產品,而是自己養的一個寵物。


第三招叫跨界打劫。城裡人缺的不是錢,而是參與感,認養模式把農產品變成了“雲養成遊戲”,你賣的根本不是雞蛋,是治愈消費者焦慮的新體驗。



這種模式的獲利點在哪裡呢?


首先是認養費用。消費者認養雞和菜園時所支付的費用是農場的直接收入來源。其次是飼養費和種植服務費。消費者為了保持雞和蔬菜的健康生長,需要支付一定的飼養費和種植服務費,這也是農場的重要收入之一。最後是配送費和加值服務費。農場為消費者提供配送服務的同時,也可以進行一些加值服務,例如組織消費者參觀農場、體驗農耕文化等活動並收取相應費用。這些多元化的收益來源確保了農場能夠實現穩定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