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農業報
canews.top
Product Center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第十三屆 “同名村・心連心” 聯誼活動廈門啟幕
來源: | 作者:本報 綜合報導 | 发布时间: 2025-06-16 | 151 次浏览 | 分享到:


當閩南語童謠《月光光》遇上現代爵士樂,當“火鼎公火鼎婆”的詼諧舞步踏響舞臺,6月15日,2025年第十三屆“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在福建廈門掀起鄉音熱潮。海峽兩岸同名村代表、臺胞鄉賢、專家學者等齊聚鷺島,以“語同音”為紐帶,在方言韻律中追溯文化根脈,在實景互動中繪就融合圖景。



“勤儉吃勿空,懶惰腹中空”這句祖父常掛在嘴邊的閩南諺語,今天才知道在福建慶豐村的族譜裏,從乾隆年間傳到了現在!”臺灣花蓮縣吉安鄉慶豐村村長陳進發輕撫“鄉音樹”上的木牌感慨萬千。這棵由兩岸樟樹嫁接的苗木上,懸掛著240個寫有同名村名的閩南語諺語,成為兩岸文化同根的鮮活注腳。

 

活動現場,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鄭建閩敲響銅鑼啟幕時強調:“今年是臺灣光復80周年,無論外部勢力如何干擾,中國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鄉音不僅是方言,更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文化密碼。”臺灣統一聯盟黨榮譽主席戚嘉林則舉起手機展示“兩岸村名溯源”小程式:“我們把同名村的族譜、方言詞匯做成AR互動模組,臺灣學生驚訝地發現,他們村的‘字姓燈’工藝和福建祖地完全一樣。”




舞臺上,閩南語詩朗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將宋詞古韻與方言聲調完美融合,臺灣藝人澎恰恰與大陸主持人蘇冬冬的合誦讓千年鄉音承載團圓之夢;非遺節目“火鼎公火鼎婆”以詼諧舞步演繹閩南祝福,喜娘喝彩聲中,閩臺婚俗《囍話同聲》展示兩岸一致的“迎娶文書”程式。最動人的當屬情景劇《同名亦同心》,真實還原兩岸板橋村宗親自發籌建交流中心的故事-當福建省臺聯黨組書記劉良輝為“板橋兩岸同名村交流中心”贈送牌匾時,台下同名村代表們自發用閩南語齊唱《愛拼才會贏》。



在《語同音》跨界訪談中,臺灣音樂人傑米分享創作時發現的兩岸閩南語歌曲共鳴:“高雄夜市的賣湯圓小調,和泉州西街的旋律幾乎一樣”;福建未來媒體智庫研究員婉彬展示的“方言語音圖譜分析系統”,正通過AI技術建立閩臺方言資料庫;影視劇閩南語譯製導演蘇冬冬則拿出《哪吒》譯製腳本:“當太乙真人用閩南話喊出‘不認命就是我的命’,臺灣觀眾的彈幕刷滿了‘祖籍地的腔調最燃’。”



活動尾聲,當《同名村・心連心》主題曲響起,兩岸青年手持發光村名牌組成“心”形圖案,背景中廈金大橋的施工燈光與海上明月交相輝映。臺灣張廖簡交流協會理事長張國琳撫摸著祖輩從泉州東渡時攜帶的族譜影本:“320年了,我們家族講的閩南話依然保留著泉州腔。現在通過同名村活動,我們和祖地茶廠合作開發‘茶咖複合飲品’,要用同一種鄉音吆喝出共富路。”



280 對同名同村分布在兩岸各地,是兩岸地緣相近,血緣相親的生動體觀。從早期的族譜對接,到如今的AR技術賦能、產業專案共建,這場以鄉音為媒的盛會,正從文化認同的情感共鳴,邁向經濟融合的發展共贏。從早期的族譜對接,到如今的AR技術賦能、產業專案共建,這場以鄉音為媒的盛會,正從文化認同的情感共鳴,邁向經濟融合的發展共贏。

 

正如歌詞所唱:“同名的村莊,同根的心跳,在海峽兩岸,長出一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