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農業報
canews.top
Product Center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棗莊市中:圓滿結束!決勝期來了!
來源: | 作者:本報 綜合報導 | 发布时间: 2025-06-26 | 211 次浏览 | 分享到:

"智慧農機"讓三夏生產變了樣!市中區夏播收官,秋糧豐收戰打響


清晨的稅郭鎮紀官莊村,田裡傳來一陣陣機械的轟鳴聲。走近一看,一台智慧播種機正穩穩地行駛在田間,精準地播下種子,而駕駛員卻悠閒地站在一旁,時不時查看一下作業情況。這一幕,和過去農民彎腰弓背、揮汗如雨的傳統播種場景形成了鮮明對比。



「以前種大豆玉米,得靠人工一行一行地種,費時又費力,現在這台機器一次性就能完成四行大豆、兩行玉米的播種,又快又準!」豐邦農民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吳猛興奮地說。他算了一筆帳:過去人工播種,一畝地得忙活大半天,現在智慧農機不到一小時就能搞定,而且播種深度均勻,出苗率提高了近兩成。



今年,市中區的夏播工作比往年更有效率。隨著最後一台農機駛出農田,全區夏播全面收官。這場"三夏"生產的主角,不再是傳統的鐮刀和鋤頭,而是智慧化的農業機械。它們不僅讓播種效率翻倍,更讓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然而,播種結束並不意味著可以鬆一口氣。眼下,夏管工作正進入關鍵期。市中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股長劉樹艷提醒:"最近這場雨來得正是時候,給剛播下的種子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但接下來的管理一點都不能馬虎。"她強調,對於出苗較晚的地塊,要及時查苗補苗,確保苗溝情深;同時,汛年已「現在地裡的小苗剛冒頭,病蟲害防治也得跟上,否則前期的努力可能就白費了。"一位正在田間查看苗情的老農補充道。從"人拉肩扛"到"機器當家",從"靠天吃飯"到"科學種田",市中區的農業生產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隨著夏播的順利完成,秋糧豐收的戰役才剛打響。農民期待著,在科技的助力下,今年的收成能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