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農業報
canews.top
Product Center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雨潤畬村兩岸情-口琴文化周裏臺胞帶娃尋根
來源: | 作者:本報 綜合報導 | 发布时间: 2025-07-22 | 301 次浏览 | 分享到:

7月21日,受颱風週邊環流影響,福建寧德細雨綿綿。在這場如煙似霧的雨中,參加2025海峽兩岸(蕉城)口琴文化周活動的我們,開啟了一段難忘的文化探索之旅。此次活動吸引了眾多臺胞參與,不少人還帶著小朋友同行,旨在讓臺灣年青一輩深入瞭解祖國的文化與歷史,進一步促進兩岸融合。

 

從高速出口駛向八都方向,蜿蜒的山間公路仿佛一條絲帶,串聯起如詩如畫的美景。車輪與濕潤的路面親吻,濺起晶瑩的水花,道路兩旁的青山被雨水洗得愈發蔥蘢,雲霧像輕紗般纏繞在山腰,40多分鐘的車程,我們仿佛穿梭在一幅絕美的水墨丹青之中。



抵達畬族猴盾村時,雨勢漸漸變小。村口的文化廣場上,身著絢麗鳳凰裝的畬族姑娘早已等候多時,她們熱情地遞上熱氣騰騰的茶水,身上的銀飾在雨霧中閃爍著細碎的光芒,宛如點點繁星。隨後,姑娘們踩著輕盈的步伐跳起“踩鼓舞”,色彩斑斕的裙擺隨著動作飛揚,銀飾相互碰撞,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將畬族人民的熱情好客展現得淋漓盡致。一旁的竹竿舞陣中,年輕的帥男美女們一邊歡快地跳躍,一邊唱起畬族情歌,儘管我們聽不懂歌詞中的繾綣情意,但那悠揚婉轉的曲調與雨聲交織在一起,舞者們明亮的眼眸和燦爛的笑容,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那份跨越語言的浪漫與真摯。現場不少臺灣小朋友也被這歡樂的氛圍感染,躍躍欲試地加入到舞蹈的隊伍中。



雨又慢慢大了起來,我們撐起傘漫步在畬族風情街。腳下的青石板路被雨水浸潤得油亮光滑,兩側的吊腳樓依著山勢而建,古色古香。木窗上雕刻的鳳凰圖案線條流暢、古樸雅致,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沿街的非遺工坊裏,老藝人正全神貫注地編織畬族彩帶,彩色絲線在他們的指尖上下翻飛,不一會兒,寓意吉祥的精美紋樣便逐漸呈現出來,引得臺灣的孩子們發出陣陣驚歎,他們好奇地圍在老藝人身邊,目不轉睛地看著,還不時提出各種問題。



閒聊中,村裏的文化講解員為我們講述了猴盾村的歷史。原來,猴盾村的開基祖是唐代畬族領袖雷萬興。當年他率領部族與開漳大軍激戰後失利,便帶著族人隱居到這深山幽谷之中,在此繁衍生息,歷經歲月變遷,才留下了如今這個充滿魅力的村寨。



聽著這段被歲月塵封的歷史,望著眼前雨霧籠罩的古樸村寨,誰能想到,1360多年前隱於深山的族群蹤跡,竟在今日這場雨中的邂逅裏,如此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眼前。雨水模糊了我們的視線,卻讓這段跨越千年的民族記憶變得更加鮮活、深刻。

 

傍晚時分,一行人來到石後鄉下竹洋村參加“鄉村稻田音樂會”,雖因風雨關係,活動改在村活動中心舉行,仍不減熱度,現場座無虛席。



此次海峽兩岸(蕉城)口琴文化周活動,不僅是一場音樂的盛會,更是一次兩岸文化深度交流的契機。通過這樣的活動,臺灣年青一輩得以親身感受祖國豐富的文化底蘊,增進對祖國的瞭解與認同。相信在未來,兩岸人民會以文化為紐帶,攜手共進,讓兩岸情誼如這雨中的青山,綿延不絕,愈發蔥郁。

 

中華農業報記者 游清一  福建/寧德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