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的連城夏夜,註定成為臺灣棒球少年們難以忘懷的記憶。四角井歷史文化街區上演的 "夏夜星河" 非遺奇妙夜,讓台灣兩支少棒隊的小將們,在無人機光影與千年非遺的交織中,觸摸到兩岸血脈相連的文化溫度。

無人機勾勒共同記憶/臺灣少年驚歎連連-當800架無人機在暮色中升空,次第變幻出冠豸山、培田古村落的輪廓,最後化作一條璀璨的姑田大龍時,嘉義少棒隊的陳同學忍不住拍手:"比臺北 101 跨年的無人機秀還精彩!" 更讓孩子們興奮的是,棒球少年揮棒的身影與大龍圖騰在夜空同框,"好像我們在臺灣的練球場景,被搬到了連城的天上。"
遊客魏小姐的感受頗具代表性:"原來非遺可以這麼潮,無人機裏藏著老祖宗的智慧,這種古今碰撞太迷人了。" 對臺灣小將而言,這種熟悉又新鮮的文化表達,像一條無形的線,悄悄拉近了海峽兩岸的距離。

合力抬龍見默契/手心相貼心更近-煙花綻放的瞬間,威武的姑田大龍與萌趣的兒童遊龍同時亮相。彰化少棒隊的隊員們主動加入抬龍隊伍,初次嘗試的他們雖略顯生澀,卻很快跟上節奏。"在臺灣也抬過龍,但這麼長的龍還是頭回見。" 隊員林同學擦著汗笑道,"抬起來很重,可大家一起喊著號子用力,突然就懂了什麼叫團結力量大。"

巡遊隊伍中,嘉義的小將們與連城小蓮蓬隊的夥伴手手相握,共同托舉龍身前行。"賽場上我們是對手,抬龍時手心貼著手心,就像認識了很久的朋友。" 嘉義隊員李同學的話,道出了兩岸少年此刻的心聲。龍燈蜿蜒處,兩岸孩子的笑聲交織在一起,成了最動人的旋律。
非遺展演藏共鳴 兩岸共盼再相聚-靜態展演區裏,龍岩漢劇的婉轉唱腔、提線木偶的靈巧舞姿,讓臺灣少年們目不暇接。打鐵花表演時,滾燙的鐵水在夜空中綻放出金色火花,彰化隊陳教練感慨:"運動需要團結合作,抬龍也是如此,這種精神不分兩岸。歡迎大陸的小朋友到臺灣,我們教他們玩棒球,也帶他們看臺灣的傳統技藝。"


電聲樂隊奏響的客家新韻、水幕秀裏的大龍傳說、牆幕秀中的小城故事...整個街區成了一座露天文化博物館。當 "飛天鳳凰" 的光影掠過古厝,臺灣少年與大陸夥伴並肩觀賞,此刻,語言的差異、地域的距離都已消散,唯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在悄然共鳴。

這個連城的夏夜,非遺的厚重與科技的靈動交相輝映。對臺灣棒球少年而言,這場奇妙夜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讓他們明白:龍的圖騰裏,藏著兩岸共同的記憶;少年的歡笑中,孕育著未來的通途。正如嘉義隊黃助教所說:"比起勝負,這些跨越海峽的文化共鳴,才是孩子們最珍貴的收穫。"
中華農業報 記者 游清一 龍岩/連城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