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農業報
canews.top
Product Center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農業農村部:秋糧長勢正常偏好,確保實現糧食年產量約1.4兆斤的目
來源: | 作者:本報 綜合報導 | 发布时间: 2025-09-17 | 199 次浏览 | 分享到:

國新辦9月16日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請農業農村部長韓俊介紹「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成就。


農業農村部長韓俊在會中介紹,從全國現場情況來看,秋糧長勢正常偏好,奪取秋糧的豐收有很好的基礎和條件。要利用好時間窗口,把田間管理一些工作抓好,把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抓到位,做好秋糧的收穫工作,確保顆粒歸倉,奮力奪取全年的糧食豐收,確保實現今年全國糧食產量實現1.4萬億斤左右的目標。


韓俊表示,「三農」問題裡,糧食問題始終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 “十四五”以來,我們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我國糧食安全戰略的表述是“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這是一個完整的表述。認真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堅持產量產能、生產生態、增產增收一起抓,特別是強化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一是提升產能。紮實推動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特別是聚焦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集中發力,大力推動高標準農地建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我們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來」的重要指示,啟動實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推動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四良」深度融合。整縣整建制地來推進大面積均衡增產,今年在全國選了702個縣實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目標就是把試驗田裡的高產轉化到廣闊的農田上,科學家們在試驗田裡產量很高,怎麼把它變成大田的現實生產力,這是我們提升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效果已經出現的問題,這方面已經顯現了。去年全國糧食畝產394.7公斤,比「十三五」末提高了12.5公斤,單產對我國糧食產量成長的貢獻超過60%,有些年份會超過80%。


二是優化結構。農業不單純就是抓產量,還要優結構。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主動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提升產品品質,滿足人民多樣、優質需求。大力推動優質專用小麥、優質食味稻,還有其他一些優質產品生產,供需顯著改善。


三是增強韌性。近年來,天災不斷發生,極端天氣多發重發,特別是現在降雨帶北抬,一下雨就是暴雨連連,為糧食生產帶來了新的挑戰。不斷強化災害預警預報,大力推動農地水利建設、農地溝渠整治,興建了一批區域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農業應急救災中心,現在農業防災減災能力持續提升。


四是保障收益。近年來,國家進一步完善糧食生產各項支持政策,比如說過去農業保險只能保物化成本,一畝地絕收之後就給兩三百塊錢,後來保完全成本再到收入保險,現在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已經實現全國全覆蓋。進一步改善糧食儲備收購等措施,目的就是推動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維持在合理水平,穩住農民種糧收益,讓農民種糧有錢可賺。


五是壓實責任。糧食安全保障法明確了各級黨政部門負責人、各部門在糧食安全方面的責任。嚴格進行包括耕地保護及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壓實地方黨政重農抓糧責任。這幾年,我國糧食麵積在高基數上也維持穩定,去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達了17.9億畝。面積要穩住,產量也要大面積提升,抓住耕地和種子這兩個要害。去年糧食播種面積比2020年增加了3,800多萬畝,為我國糧食穩定成長、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韓俊特別提到,夏糧是穩產豐收,早稻是增產。 「最近,農業農村部派出18個研究小組到全國各地去現場看,秋糧面積是穩中有增,從我們調查的情況看,秋糧長勢正常偏好,可以說奪取秋糧豐收有很好的基礎和條件。現在北方再有不到20天,秋糧進入大面積收穫的節了,我們要利用最後這個時間窗口,全力以赴把田間管理工作抓好,把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抓到位,做好秋糧收穫,確保顆粒歸倉。 總之,要奮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實現全年糧食產量1.4萬億斤左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