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廈門同安區東山古廟鼓樂喧天、旌旗招展,第四屆“同根同源”閩臺民俗文化交流活動盛大啟幕。來自臺灣各地的宮廟代表、學界專家、產業界人士與大陸嘉賓齊聚一堂,以民俗信仰為紐帶,在祈福儀式、非遺市集、產業對接等系列活動中,重溫兩岸血脈親情,共探合作發展新路徑,為兩岸融合寫下生動注腳。

作為兩岸同胞情感聯結的重要平臺,同安東山古廟多年來持續搭建民間交流橋樑。活動現場,臺灣“電音三太子”活力登場,傳統民俗與現代潮流的碰撞點燃全場氣氛;同安“拍胸舞”鏗鏘起舞,展現閩南文化的豪邁底蘊。兩岸神職人員攜手主持祈福儀式,香火繚繞中共同祈願兩岸和平順遂、民生安康,雙手緊握的瞬間,定格下“兩岸一家親”的溫情畫面。


“從首屆臺灣宮廟帶信物跨海交流,到如今50餘所臺胞宮廟與同安建立聯誼,十餘載深耕讓文化交流結出產業碩果。”同安區委相關負責人在致辭中透露,兩地依託東山古廟已開展300餘場民俗交流,帶動20餘個兩岸經貿合作專案落地,讓“同根同源”成為兩岸產業共興的堅實基礎。

本屆活動創新設置民俗文化研討會與產業對接會兩大核心環節。研討會上,兩岸學者圍繞“民俗傳承與現代轉化”展開深度對話,從祭祀習俗淵源到非遺技藝創新,從民間信仰價值到文化共護共傳,凝聚起守護中華文化根脈的共識。產業對接現場更是商機湧動,臺灣農業、文旅、文創領域企業家與同安本土企業面對面洽談,農產品深加工、文旅線路共推、文創IP聯合開發等務實合作方向逐漸明晰,為臺灣產業西進、兩岸資源互補注入新動能。


開幕式後,兩岸嘉賓共同為東山古廟牌樓落成剪綵。據悉,活動將持續多日,後續還將開展宮廟互訪、民俗體驗等系列活動,讓兩岸同胞在深度互動中增進瞭解、凝聚情誼。不少臺灣同胞表示,在味覺與視覺的雙重體驗中,深切感受到兩岸文化的同根同源,仿佛回到“隔壁鄉里”般親切。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東山古廟管委會負責人陳溪獅表示,四屆交流活動讓古廟成為映照兩岸情誼的“同心鏡”。當前同安正推進“兩岸融合發展先行區”建設,未來將持續以民俗為媒,搭建更多交流平臺,讓更多臺灣同胞走進大陸、深耕同安,將“兩岸一家親”的溫情轉化為攜手打拼的力量,共譜兩岸融合發展新篇章。
中華農業報記者 游清一廈門/同安報導
***“永誠譽臺灣青年創業基地”位於集美軟件園三期“羅普特科技園”A棟, 是專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就業搭建的重要平臺。基地位於廈門集美區,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配套設施。基地積極為臺灣青年提供創業指導、政策諮詢、資源對接等服務,助力臺灣青年在大陸實現創業夢想。同時,基地也成為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經常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促進兩岸青年相互瞭解、增進友誼。***
基地地址:廈門火炬高新區軟件園三期鳳岐路188-1號717
服務專線:13205939068洪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