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2日,第十六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圓滿收官。以“一脈傳承·創意未來”為主題,本屆文博會聚焦兩岸文化交流與產業對接,吸引17萬人次參觀,交易額近億元台幣,成為兩岸文創產業合作與青年創業的重要平臺。
臺灣展區成為展會核心看點之一,12個臺灣主題館彙聚法藍瓷、田中窯等200多個品牌企業及500餘位臺青、工藝大師參展。金門館連續十六屆參展,見證廈金文化深度融合。首次設立的“閩臺鄉建鄉創融合發展成果展”,邀請10餘位臺青分享集美後溪村、翔安東園村等村落改造經驗,結合“二十四節氣”策展思路,展現兩岸農文旅融合新成果。

兩岸民間藝術展、臺灣大師工藝館集中呈現50餘位兩岸工藝家的漆藝、陶瓷、金工等作品,臺胞黃寶賢的漆藝《彤釉承秋光》等佳作彰顯匠心。展會期間舉辦的兩岸民間藝術研習營、中華服飾展演等活動,吸引400餘位兩岸愛好者參與,以技藝傳承深化心靈契合。

海峽兩岸高校設計展彙聚兩岸30所高校作品,其中閩南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臺生作品展現跨界創意。8個高校“文創+科技”專案路演亮眼,閩南師範大學《元境·紅途》VR紅色文化平臺、廈門大學AI城市文化基因傳承平臺等獲業界點評。臺灣青年創業代表參與文創沙龍,圍繞“工藝創新”“設計價值躍遷”等議題分享實戰經驗。
數字賦能成為展會新趨勢,AI劇本遊《宇宙大派隊之中國功夫》讓觀眾沉浸式體驗閩臺文化,福建芳華越劇院“數字人+真人”越劇演出、智能圍棋對弈系統等,展現傳統文化與科技的創新融合。

22個分會場與131項配套活動構建多元交流矩陣,兩岸美食展區集結40家名店,臺南蚵仔酥、日月潭紅茶等在地美食引發品鑒熱潮。“文博大禮包”聯動22個文化空間與優質品牌,打造“吃喝行玩”消費場景,線上直播帶動文創產品熱銷。
文旅推介交流會、文博IP授權論壇等活動推動務實合作,32家大陸頂尖文博機構攜爆款文創參展,廈門文化遺產IP創新大賽成果展呈現鄭成功系列等兩岸共同文化符號。台商臺青通過展會拓展大陸市場,多項合作意向落地,為兩岸文創產業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華農業報記者 游清一福建/廈門報導
***“永誠譽臺灣青年創業基地”位於集美軟件園三期“羅普特科技園”A棟, 是專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就業搭建的重要平臺。基地位於廈門集美區,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配套設施。基地積極為臺灣青年提供創業指導、政策諮詢、資源對接等服務,助力臺灣青年在大陸實現創業夢想。同時,基地也成為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經常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促進兩岸青年相互瞭解、增進友誼。***
基地地址:廈門火炬高新區軟件園三期鳳岐路188-1號717
服務專線:13205939068洪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