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第二十屆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暨“明品明味明景”促消費活動在福建三明盛大啟幕,為期5天的展會。“台灣好貨”這座196平方米的展館,既是臺灣特色好物的展示窗口,更是三明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

作為全國首個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三明始終以“融”為橋,推動明臺兩地在產業、文化、人才等領域深度攜手。主辦方遴選了20家優質臺胞臺企,帶來80多種特色產品,每一件都承載著兩岸同胞的協作誠意。
“臺灣好味”與“臺灣好物”。主要有三大類:特色食品類,既有臺客金旺的鳳梨酥、升佳食品的牛軋糖等經典甜點,也有金門貢糖、太陽餅等承載臺灣記憶的風味;宏業集開發的手工黑糖、穀岱企業社的阿里山咖啡,更傳遞著臺灣精緻的飲食文化。茶酒飲品類,凍頂烏龍茶、臺灣高山茶香氣醇厚,這與三明的茶產業優勢相得益彰,而金門高粱酒則是兩岸酒文化交流的代表。康養與文創類,致聖興業的金牌一條根系列產品、芬芳園企業社的亞麻籽油、天輔生物的菌菇類產品傳遞健康理念。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福建三明玖曄生態農業台商林秀瑩帶來的臺灣黃花菜,茶永萱茶業有限公司大田台商蕭武倩帶來茶葉及臺灣食品的正是明臺農業技術融合的鮮活成果。

展會精心佈設17個主題展館,涵蓋臺灣好貨館等特色展區,20家臺灣參展商帶來農林特產、生物醫藥、生活日用品等80餘種臺灣特色商品,從高山茶到竹木文創,全方位展現臺灣林業與農業的匠心之作 。與此同時,三明“綠都明品”“明供優品”系列、林下經濟產品及花卉苗木等優質展品同步亮相,形成兩岸好物雙向展銷的熱鬧格局。
展會現場,“兩岸一家親”的溫情故事不斷上演。深耕三明多年的臺灣茶商後代與本地企業攜手帶來的“江山美人茶”備受青睞,這款融合臺灣高山制茶技術與三明生態茶園優勢的產品,已通過林博會平臺遠銷東南亞及歐洲,成為兩岸產業合作的典範 。臺灣展區內,不少台商表示,林博會已成為臺企拓展大陸市場的重要窗口,今年400餘名臺灣嘉賓受邀參會,充分體現了兩岸基層交流的強勁活力 。

據悉,自創辦以來,三明林博會已吸引超百萬臺灣同胞交流參訪,推動190多家台資企業落戶,累計促成交易訂貨額超134億元,成為兩岸林業合作、鄉村融合的重要橋樑 。

臺灣參展商代表表示,三明作為全國首個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為臺胞臺企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從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的技術推廣,到閩臺鄉建鄉創合作的示範落地,兩岸在農業技術、鄉村建設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而林博會正是這一系列融合成果的集中展示平臺 。
隨著展會持續推進,兩岸企業將借助這一平臺深化對接,讓更多優質產品互通有無,讓融合發展的紅利惠及兩岸民眾。

中華農業報記者 游清一福建/三明報導
***“永誠譽臺灣青年創業基地”位於集美軟件園三期“羅普特科技園”A棟, 是專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就業搭建的重要平臺。基地位於廈門集美區,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配套設施。基地積極為臺灣青年提供創業指導、政策諮詢、資源對接等服務,助力臺灣青年在大陸實現創業夢想。同時,基地也成為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經常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促進兩岸青年相互瞭解、增進友誼。***
基地地址:廈門火炬高新區軟件園三期鳳岐路188-1號717
服務專線:13205939068洪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