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京郊大地迎來了緊鑼密鼓的農忙時節,同時北京一些中小學的校園農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2025年以來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秉持「多場景、多模式、多維度」融合發展理念,多措並舉,有序推進,助力校園農業平穩健康發展。

開展「多場景」打造。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聯合北京西藏中學、北京學校、北京小學通州分校等中小學進行校園科普農園規劃與建設工作。依校方需求及校園本底條件因地制宜打造出一批應用性強、各具特色、亦學亦樂的農業科普研學場景。

開展「多模式」探索。今年該站在校園農業板塊也進行了多種推廣模式的探索。進行了「手植希望、心耕夢想-農業科普校園行」系列活動,透過科普活動和農事體驗,讓中小學生近距離感受農業、尊重農業、熱愛農業。這些形式豐富的校園農業科普公益課,累計為5所學校提供了課程指導或公益授課等服務,並在站內開設了面向中小學生的365科普公益課程,開啟了“專家走出去”、“學生請進來”的雙向探索。為本市多所學校接洽了京郊優質農業科普基地資源,協助了京郊農業園區產業融合發展。

開展「多維度」創新。打造校園農業生產系統,根據校園農業教學和展示需求,以「模組化」理念建構了露地微生產系統和溫室微生產系統兩套校園農業生產系統,使得作物品類、農事活動內容獲得極大拓展。
設計農事教育精品課程,根據學校教學計畫和相關課程標準,並結合農時節氣設計了24課時的農事教育精品課程,涵蓋了多種作(菌)物,並可涵蓋2個學期的農業選修課程。開發農業科普研學教具,結合校園農業研學需求,透過試驗研究、產品設計、組配整合和學生試用,陸續開發了適用於農業科普研學的系列教具產品包。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將進一步以北京市校園農業部門為抓手,進一步拓展本市農業多元化融合功能,促進城市及鄉村資源共享、要素互通、城鄉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