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閩南古樂的悠揚旋律在廈門湖里區上空回蕩,當兩岸同胞的歡聲笑語交織成溫暖的交響,第三屆廈金同城生活圈論壇暨廈金民俗文創嘉年華於6月 13日~16日盛大開啟。這場以“廈金和樂共融向未來”為主題的盛會,如同一座堅實的橋樑,連接起廈門與金門的深厚情誼,也承載著兩地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嚮往。
6月14日,廈門湖里翔鷺國際大酒店內氣氛熱烈,開幕式在此隆重舉行。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副主任潘賢掌在致辭中強調,推動廈金深度融合,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是增進兩岸同胞民生福祉的關鍵舉措,更是兩岸一家親的生動實踐。金門縣前縣長李炷烽飽含深情地表示,廈金兩地血脈相連、習俗相通,深化交流合作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湖里區委書記黃穎則熱情洋溢地介紹了湖里區在推動廈金同城化進程中的積極探索與成果,誠邀金門同胞共用發展機遇。


此次論壇吸引了700餘名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民俗文創從業者、青年創業者、宗親等各界人士。在主旨發言環節,兩岸專家圍繞廈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以及醫療合作、文旅產業、養老服務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他們的發言既有前沿理論研究,又結合了鮮活實踐經驗,為“廈金同城生活圈”建設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思路與方向。

活動現場,豐富多元的內容讓人目不暇接。在“廈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主題研討會上,專家們各抒己見、建言獻策,思維的火花不斷碰撞;走進兩岸青創基地,臺青們眼中閃爍著對創業機遇的期待,交流洽談聲此起彼伏,這裏正成為臺青逐夢的熱土;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內,金門和臺灣地區長者代表認真瞭解廈門養老服務模式,對未來到湖里體驗式養老充滿憧憬。

最具煙火氣與文化韻味的當屬廈金民俗文創嘉年華。60餘個民俗非遺文創老字型大小市集整齊排列,色彩斑斕的文創產品琳琅滿目,傳統技藝傳承人現場展示絕活,引得眾人駐足圍觀。臺青們架起直播設備,化身“帶貨達人”,通過鏡頭向兩岸網友展示廈金民俗文創的獨特魅力,螢幕內外互動熱烈。
夜幕降臨,廈金民俗文藝晚會精彩上演。《答嘴鼓》以詼諧幽默的對白引得觀眾捧腹大笑,《高甲戲》的演員們身著華麗戲服,用精湛的演技演繹經典劇碼,熟悉的文化元素讓兩岸同胞的心貼得更近。而在社區、台資企業參訪以及“嶼見閩南”體驗活動中,金門嘉賓沉浸式感受廈門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成果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活力,紛紛驚歎於廈門的發展變化。

“從語言文字到飲食習俗再到宗教信仰,我們骨子裏流淌的都是中華文化的血液,這是誰也無法割斷的。”一位參與活動的臺灣青年感慨道。金門嘉賓望著不遠處正在建設中的廈金大橋,眼中滿是期待:“以前我們隔海相望,現在交通越來越便利,等到大橋通車、機場建成,廈金往來就像串門一樣方便,‘廈金同城生活圈’未來可期!”。
從一場場熱烈的研討,到一次次溫暖的互動;從充滿創意的民俗文創,到底蘊深厚的文化演出,第三屆廈金同城生活圈論壇暨廈金民俗文創嘉年華,不僅是一次交流的盛會,更是廈金兩地攜手共赴美好未來的新起點。
隨著 “廈金同城生活圈” 建設的不斷推進,一幅人暢其行、宜居宜業的美好生活畫卷,正緩緩鋪展在海峽兩岸。

本次論壇活動持續4天時間,內容豐富:
●廈金兩地專家學者圍繞“廈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主題建言獻策,為“廈金同城生活圈”建設提供理論指導;
●參觀兩岸青創基地,推動和壯大臺青創業就業基地建設;
●參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深化廈金養老合作,推動金門和臺灣地區長者來湖里進行體驗式養老;
●舉辦廈金民俗文創嘉年華,活化廈金民俗文創交流,組織廈金民俗非遺文創老字號市集60餘個,臺青現場直播帶貨;
●舉辦廈金民俗文藝晚會,通過《答嘴鼓》《高甲戲》等民俗節目,以共同文化拉近兩岸同胞心靈距離;
●參訪社區,參觀台資企業,體驗廈門基層社會治理和臺企創新發展成就;
●參觀“嶼見閩南”和觀看電影《哪吒》,沉浸式體驗“全球閩南文化之窗”的獨特魅力,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活力,讓兩岸同胞在共同文化記憶中,找到血脈相連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