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農業報
canews.top
Product Center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送莊鎮:描繪「三張美圖」 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來源: | 作者:本報 綜合報導 | 发布时间: 2025-06-27 | 282 次浏览 | 分享到:


夏日的傍晚,走進送莊鎮送莊社區,豐淳路廣場已經聚集了許多前來健身的村民,大家三五成群,邊鍛鍊邊閒聊。早在兩年前,這個廣場還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經過一系列改造後,現在已成為遠近聞名的休閒「打卡地」。自2023年以來,送莊鎮圍繞「示範集鎮」建設目標,以「7+4」模式推進集鎮建設,規劃實施了11個建設項目,打通鎮區28條斷頭路、瓶頸路,總長度4920公尺;實施風淳路和龍騰路雨污分離改造及道路提升,新鋪設柏油路1500公尺;新建改建星級公廁2個;新建小廣場2個、生態遊園2個、籃球場1個、文化長廊2個、停車場4個,加裝充電樁20餘個;新安裝太陽能路燈100餘盞。




在人居環境整治中,送莊鎮創新工作模式,以「三村」創建為載體,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推進鄉村環境整治提升。同時,補齊鄉村基礎設施短板,推動農村供排水一體化建設及農村廁所革命,目前全鎮17個村污水管網實現全覆蓋,農戶旱廁改建基本實現清零;各村集中供水入網工程正穩步推進,鎮容村貌煥然一新。


勾勒“產業富足圖”


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送莊鎮立足「優質蔬果主產區、牡丹產業新高地、農旅融合示範鎮」發展定位,錨定優質果蔬和牡丹芍藥鮮切花兩大主導產業,高起點規劃、全鏈條培育,以組織化理念發展農業,以規模化壯大農業,以科技化理念賦能農業,以品牌化理念點亮農業,實現農業提質增效;透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支部+合作社+農戶」等新模式,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目前,全鎮特色蔬果種植達1.5萬畝,牡丹芍藥種植3000餘畝,聯棟溫室、日光溫棚3000餘座,培育市級農業龍頭企業8家、農業標準化示範園區12個,實現了園區連點成線、產業成片集聚。該鎮農發科技公司,40年來潛心研究西瓜、甜瓜種業,研發「華晶」系列、「華玉」系列、「白皮脆」等多個西瓜、甜瓜新品種,在全國26個省推廣種植面積達80萬畝以上。送莊集體經濟合作社實現種苗自主繁殖,年出苗200萬株,佔洛陽全市瓜苗銷售市場份額90%以上;龍浩農業、美冠園藝等公司透過智慧化、立體化蔬果花卉種植,實現生產管理智慧精準、高產高效。


編織“治理和諧圖”


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今年以來,送莊鎮聚焦重點領域、推進“五基四化”,在抓基層、打基礎、固根本、強治理上下足功夫,推動基層高效能治理與民生福祉雙提升。



該鎮清河村深化「五星」支部建設,推行「村級黨組織+網格小組+黨員」模式,實現「黨員聯四鄰、四鄰聯一片、一片促全村」;同時,建立「12345」熱線與網格連動機制,讓基層治理從「人力驅動」轉變為「數據驅動」。今年以來,清河村透過網格化治理收集群眾訴求20餘條,化解矛盾10餘件。




送莊鎮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的工作理念,透過「村民議事會」「鄰裡座談會」等多管道,傾聽群眾呼聲,聚焦民情民意,爭取「一事一議」獎補資金,力求將群眾的「憂心事」變「開心事」。送莊社區透過「村莊集體投入+財政獎補資金」的方式,建造2個生態小遊園和2個文化長廊;梁凹村利用獎補資金在村主幹道增設100盞太陽能路燈;裴坡利用獎補資金硬化村級道路1000公尺。這些計畫的實施不僅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條件和生活環境,也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如今的送莊鎮,鄉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鄉村產業蓬勃發展,鄉村治理效能顯著提升,群眾精神風貌煥然一新。送莊鎮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奮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促進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