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農業報
canews.top
Product Center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寧夏舉辦2025年蔬菜產業盛
來源: | 作者:本報 綜合報導 | 发布时间: 2025-07-21 | 103 次浏览 | 分享到:

7月18日這天,銀川突然熱鬧起來。


全國各地的蔬菜專家、批發商、電商平台負責人呼啦啦來了九百多人,把會場擠得滿滿噹噹。



這場面可不是普通聚會,而是2025年蔬菜產業大會的現場。


寧夏這回可算露臉了。



當地種的那些冷涼蔬菜,以前在外面名氣不大,現在成了香餑餑。


活動才辦到第十屆,前前後後已經簽了一百多億的買賣。



今年更厲害,一天功夫就談成了26個億的合作。


趙春江院士在會上說得實在:"現在種菜也得靠科技。"他舉了個例子,寧夏有些大棚裡裝的傳感器,能精確控制溫度濕度,種出來的菜又水靈又整齊。旁邊鄒學校院士接過話茬,專門講了辣椒產業這些年的變化,聽得底下人直點頭。


會場外頭更熱鬧。銀川市興慶區、賀蘭縣的蔬菜基地裡,新品種的番茄長得跟小燈籠似的。集配中心的大卡車排隊等服裝貨,新品種展示區圍滿了拿著手機拍照的採購商。有個從山東來的批發商老李說:"寧夏這兒的菜比我們那兒晚熟一個月,正好能填補市場空檔。"



活動組織方這回準備得挺周全。不光發布了最新的蔬菜產業地圖,還把中東那邊的需求資訊都整理出來了。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個"揭榜掛帥"項目,明擺著就是要用真金白銀支持技術創新。現場還搞了個授證儀式,給幾位專家和行銷顧問發了聘書。


簽約台那邊忙得不可開交。有個做電商的小伙子簽完合約樂得合不攏嘴:"這下可好了,寧夏的菜能直接發到我們倉庫,省去中間環節,價格能便宜兩成。"旁邊合作社的老王更高興,他種的二百畝菜還沒弄呢,就已經被預訂一空。



這次大會有個細節挺有意思。主辦單位刻意安排參觀農機展演,新型的移植機、採收機在地裡來回跑,引得不少外地客商圍著問價錢。寧夏農業農村廳的工作人員介紹,現在種菜越來越省人工,一台機器可以頂二十個勞力。


活動結束前,主辦單位公佈了個數字:十年間,來寧夏考察的蔬菜採購商超過一千二百人次。這個數字背後,是當地農民實實在的收入成長。有個種了十年菜的農戶算過賬,現在一畝地的收入比五年前翻了一番還多。


銀川這幾天的賓館特別緊俏,不少客商臨走前還在打聽下一屆什麼時候辦。看這架勢,寧夏的蔬菜產業算是闖出了名堂,往後這買賣還得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