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把台灣有機農業成熟的經驗模式,與大陸日益增長的食品安全需求對接起來,讓更多人吃得安心。」近日在台灣台中市,台灣鵬景集團董事長王仲鵬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近年來,隨著健康飲食概念逐漸深入人心,有機農業在兩岸的關注度與合作熱度持續升溫。王仲鵬表示,台灣在有機種植方式上的探索已有多年基礎,特別是在減少化學投入、提升土地復原力和種植標準化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根據王仲鵬介紹,其團隊長期投入「原礦家」有機農法的研發與推廣,在治理田間蟲害時可不噴灑農藥,而是用矽藻土和甲殼素等混合原料進行噴塗,在植物葉面形成物理保護層,以防止蚜蟲、線蟲等蟲害蟲侵襲。這種農法能夠穩定產出優質蔬果,且營養成分有所提高,口感自然清爽。
「這些做法不僅適合台灣本地,也能夠在大陸找到合適的落地場景。」他說。
為了推動這個想法落實,自2011年起,王仲鵬及其團隊在甘肅榆中、陝西西安、安徽馬鞍山等地建立試驗基地,推動當地果蔬生產從「綠色種植」向「有機生產」轉型。
他說,兩岸對於安全、健康農產品的需求是相通的,這也是合作的最大基礎。
2023年,王仲鵬團隊完成種植環節的標準修訂,形成一套可複製的生產規範;2024年將此模式進一步拓展至海南,並與海南師範大學等大學、機構展開合作。
「海南具有熱帶作物種類豐富、農業轉型迫切的特點,是適合實驗高效有機農業的地方。」王仲鵬介紹,目前團隊已在海南試種豇豆、西紅柿等農作物,並結合檢測機制進行品質評估。
種植實踐之外,王仲鵬團隊積極參與兩岸農業交流,探索「農業+養老」「農業+鄉村建設」等多種融合模式。其中在海南實施的一項老人院蔬果種植項目,幫助老年人親手種植、食用無毒蔬菜,並獲得良好回饋。
他透露,團隊正規劃在江蘇、浙江等地設立新的示範點,與台灣農民創業園等平台對接,“希望更多年輕人、更多願意投身綠色農業的人參與進來,把這條路走寬、走穩。”
「有機農業合作,不僅是推動農業升級的切口,也是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王仲鵬說,希望有更多兩岸從業者一起,把健康、安全、可持續的農產品帶給更多人,成為兩岸民眾共享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