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興農,創新富農

9月8日下午,2025未來投資大會在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B2鷺江廳盛大開幕。此次大會由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與廈門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作為第二十五屆投洽會的旗艦活動,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政要、商界領袖、投資機構代表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全球投資的未來趨勢與發展機遇。
大會在聯合國可持續證券交易所倡議主席、聯合國貿發會議投資與企業司司長李楠的主持下拉開帷幕。李楠指出,全球投資正處於關鍵轉捩點,雖然面臨貿易衝突、地緣政治等挑戰,但數字經濟、半導體行業等領域也蘊含著新的增長機遇。大會旨在為各方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推動更廣泛的合作,探討如何實現可持續投資,為未來幾代人創造更美好的發展環境。福建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祖翼出席大會並致辭。他提到,福建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省份,有著“敢為人先、愛拼會贏”的精神。
近年來,福建積極佈局未來產業、能源和基礎設施,數字經濟規模龐大,清潔能源裝機比重不斷提高,寧德時代動力電池使用量連續8年居全球首位。同時,福建將牢記習近平主席的囑託,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福建一直致力於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歡迎全球投資者來閩投資興業,共用發展機遇。在兩岸關係方面,福建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一直是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前沿陣地。此次大會的舉辦,也為兩岸投資者提供了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有望進一步促進兩岸在投資領域的合作,攜手開拓全球市場,實現互利共贏。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副秘書長佩德羅·曼努埃爾·莫雷諾在發言中表示,投資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引擎,但當前全球外商投資持續下滑,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國家獲得的投資份額極少,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投資缺口不斷擴大。他強調,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將繼續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加強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促進全球特別經濟區的聯盟建立,幫助各國提升可持續融資能力。
商務部副部長淩激在致辭中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技術變革正在重塑全球投資格局,雖然全球貿易投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但未來國際投資版圖逐漸清晰:綠色投資成為必然趨勢,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發電體系,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3000萬輛;科技創新將主導未來投資,中國的燈塔工廠數量居全球第一,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占全球近1/3;生命健康領域成為投資新熱點,中國醫藥產業規模龐大,創新藥研發潛力巨大。他還提到,多邊主義是應對當前挑戰的關鍵,中國牽頭引領的促進發展的投資便利化協定,將推動全球投資朝著更加透明、公正、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柬埔寨副首相孫占托在發言仲介紹了柬埔寨的投資機遇。他表示,柬埔寨擁有良好的戰略位置和互聯互通條件,投資環境開放且競爭有序,新投資法為投資者提供了諸多優惠和保障。柬埔寨政府重視與私營部門的合作,建立了對話機制解決企業困難。今年前8個月,柬埔寨批准的投資專案數量和金額均超過去年。他還特別提到,中國是柬埔寨最大的投資國,雙方在貿易、投資等領域合作成果豐碩。柬埔寨歡迎中國投資者參與其製造業、基礎設施、物流、綠色能源和數字創新等領域的建設,希望通過共同投資,為兩國乃至世界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這也為兩岸企業提供了一個共同參與國際投資合作的機會,兩岸企業可以借助柬埔寨的發展機遇,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合作,共同拓展國際市場。
烏茲別克斯坦副總理紮姆希德·霍紮耶夫介紹了烏茲別克斯坦在綠色能源、資訊技術和數字化、物流和運輸等領域與中國的合作專案。他表示,烏茲別克斯坦正在積極推動脫碳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與中國合作的多個綠色能源專案進展順利。在資訊技術和數字化領域,雙方在人工智慧、數字技術等方面的合作將推動烏茲別克斯坦的可持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烏茲別克斯坦重視物流和運輸基礎設施建設,致力於成為連接東西方的橋樑。此外,烏茲別克斯坦還在大力發展教育,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他歡迎全球投資者參與烏茲別克斯坦的建設,共同打造繁榮的未來。
大會期間,還播放了未來投資大會報告的相關視頻,展示了全球投資領域的最新趨勢和研究成果。據悉,大會後續還將圍繞基礎設施和可再生能源、數字經濟和人工智慧、生命科學和健康等主題展開深入討論,為全球投資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思路和建議。此次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也為推動全球投資朝著更加綠色、創新、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更為兩岸投資合作拓展了國際視野和空間,有望推動兩岸投資合作邁上新臺階。
***“永誠譽臺灣青年創業基地”位於集美軟體園三期“羅普特科技園”A棟, 是專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就業搭建的重要平臺。基地地處廈門集美區,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配套設施。基地積極為臺灣青年提供創業指導、政策諮詢、資源對接等服務,助力臺灣青年在大陸實現創業夢想。同時,基地也成為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經常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促進兩岸青年相互瞭解、增進友誼。***
基地地址:廈門火炬高新區軟體園三期鳳岐路188-1號717
服務專線:13205939068洪圓婷
中華農業報記者 洪圓婷 福建/廈門報導
Copyright ©
2006-2025,中華農業報,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