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農業報
canews.top
Product Center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臺灣農業技術紮根貴州鎮寧-賦能蜂糖李產業提質增效
來源: | 作者:本報 綜合報導 | 发布时间: 2025-09-20 | 271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臺灣先進農業技術在貴州鎮寧縣蜂糖李種植領域成功落地,有效破解了當地產業長期面臨的高成本、低產量、高農損困境,實現種植成本降低40%、果實收成增加180%、農損率降至10%的顯著成效,為兩岸農業合作共贏寫下生動注腳。



蜂糖李核小離核,可食率達97.88%。果肉緻密酥脆,香味濃郁,味甘甜如蜂蜜,甜度可高達20度左右,遠高於普通李子的12度左右,吃起來猶如裹著蜂蜜的果香糖球。蜂糖李是鎮寧縣地方選育特色品種。相傳蜂糖李母本之樹上有一個蜂巢,溢出的蜂蜜被樹吸收,致結出的果實味甜悠長,猶如蜂蜜,因此得名。2017年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2019年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還曾獲得“全國優質李金獎”等多項榮譽。



鎮寧蜂糖李作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以清甜口感、飽滿果肉深受市場青睞,但傳統種植模式下的發展瓶頸,一直讓果農們“豐產不豐收”。此次臺灣農業技術團隊攜手鎮寧縣農業局、蜂糖李中心,從產業痛點切入,帶來全方位的技術革新。

 

在成本控制上:團隊從源頭優化種苗培育,選育出抗病蟲害能力更強的品種,減少農藥與化肥使用量;同時引入精准滴灌技術,使水資源利用率提升50%以上,大幅降低水肥成本。配合標準化種植流程培訓,人工勞作效率顯著提高,最終實現整體種植成本較傳統模式降低40%,切實減輕果農前期投入壓力。



產量提升方面:技術團隊引入臺灣成熟的“產期調節”理念,延長蜂糖李掛果期,再通過科學疏花疏果,確保優質果實獲得充足養分,提升單果重量與品質。此外,專為蜂糖李研發的有機肥配方,有效改良土壤結構、增強肥力,為果樹生長提供充足營養。數據顯示,應用技術後,鎮寧蜂糖李每畝產量從傳統的約400斤躍升至1000斤,收成增幅達180%,讓果農“錢袋子”實實在在鼓了起來。

 

農損控制上:一套“生物+物理”的病蟲害防治體系與精細化采後處理流程同步落地。通過投放天敵昆蟲、設置誘蟲板,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降低病蟲害導致的果實損耗;采後快速預冷、精准分級的操作,則避免了運輸與儲存中的擠壓、腐爛問題,將農損率從傳統的30%以上降至10%,最大限度保住產業收益。

 

此次臺灣農業技術在鎮寧蜂糖李產業的成功應用,不僅為大陸特色農產品種植提供了可借鑒的“臺灣方案”,更展現了兩岸農業資源優勢互補的巨大潛力。隨著兩岸農業合作不斷深化,未來有望有更多臺灣優質農業技術在大陸鄉村落地生根,共同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實現兩岸農業從業者的互利共贏。

 

中華農業報記者 游清一 貴州/寧縣報導

***“永誠譽臺灣青年創業基地”位於集美軟件園三期“羅普特科技園”A棟, 是專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就業搭建的重要平臺。基地位於廈門集美區,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配套設施。基地積極為臺灣青年提供創業指導、政策諮詢、資源對接等服務,助力臺灣青年在大陸實現創業夢想。同時,基地也成為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經常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促進兩岸青年相互瞭解、增進友誼。***

基地地址:廈門火炬高新區軟件園三期鳳岐路188-1號717

服務專線:13205939068洪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