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第十六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拉開帷幕,以「面朝大海,四季花開」為主題的廈門館,憑藉「多彩積木」的創意設計與沉浸式體驗,成為展會最受矚目的亮點之一。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這座充滿年輕活力的展館,背後有多位臺灣青年設計師深度參與,從方案構思到板塊設計全程傾力投入,讓兩岸創意在這裡碰撞交融,為兩岸文化產業合作寫下生動注腳。
走進廈門館,仿佛踏入一座由創意拼接而成的「城市文化百花園」。一塊塊承載著三角梅、雙子塔等廈門文化符號的「積木」,不僅象徵著當地文化產業各領域的協同發展,更寓意著兩岸創意的共生共榮。正如參與設計的臺灣青年設計師林子軒所言:「積木的拼接沒有邊界,就像兩岸文化的交流從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們希望用這種年輕人喜愛的方式,讓大家感受到兩岸創意的共同魅力。」

展館內,四大展區串聯起廈門文化產業的多元生態,而兩岸合作的印記隨處可尋。文旅融合展區中,「在廈有禮」文創平臺不僅匯集了大陸優質文創產品,更吸納了眾多臺青創業團隊的設計作品;演藝音樂展區裡,兩岸音樂人聯合打造的原創作品循環播放,讓觀眾感受傳統與潮流的碰撞;電影電視展區則回顧了金雞獎期間兩岸影視人的深度互動,眾多臺灣電影人在廈門拍攝創作的經歷,成為兩岸影視產業合作的生動例證。
除了豐富的展示內容,館內的五大互動專案更讓觀眾從「看展人」變身「參展人」。在「人生戲臺」互動區,不少臺胞遊客走進復古電視機造型的微型舞臺,體驗「一秒成星」的樂趣;「影旅合影機」運用AI技術,將參與者與鼓浪嶼、中山路等經典場景融合,生成的「劇照級」合影成為大家爭相分享的焦點;而在巨型積木池,許多兩岸家庭共同搭建理想中的城市建築,積木的拼接間,大人小孩的笑聲不斷,成為展館內最溫暖的風景。
廈門市文旅局臺港澳事務處處長彭軍表示,文博會向來是兩岸文化產業交流的重要平臺,今年的廈門館特別邀請臺灣青年設計師參與,就是希望讓兩岸創意深度對話。事實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臺灣文創青年選擇來廈創業,他們帶來的創新理念與當地的產業資源、市場優勢相結合,催生出許多優質的文化產品與服務,成為兩岸文化產業合作的生動實踐。
展會現場,來自臺北的文創業者陳思穎告訴記者:「這次來參展,不僅看到了廈門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更感受到了大陸市場對臺灣創意的包容與支持。館內的互動設計讓我很受啟發,也結識了不少潛在的合作夥伴,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參與兩岸文化產業的共創項目。」
從臺灣青年的創意設計,到兩岸企業的聯合展示,再到參觀者的深度互動,第十六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廈門館以「多彩積木」為紐帶,不僅勾勒出廈門文化產業的新氣質,更演繹了兩岸文化共生共榮的美好畫卷。展期內,機器人秀、AR&MR體驗、盲盒抽取等精彩活動將持續上演,誠邀兩岸同胞走進這座充滿創意與溫度的展館,共赴一場文化與友誼的盛宴。
中華農業報記者 游清一福建/廈門報導
***“永誠譽臺灣青年創業基地”位於集美軟件園三期“羅普特科技園”A棟, 是專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就業搭建的重要平臺。基地位於廈門集美區,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配套設施。基地積極為臺灣青年提供創業指導、政策諮詢、資源對接等服務,助力臺灣青年在大陸實現創業夢想。同時,基地也成為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經常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促進兩岸青年相互瞭解、增進友誼。***
基地地址:廈門火炬高新區軟件園三期鳳岐路188-1號717
服務專線:13205939068洪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