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創交流再添新頁!第16屆文博會期間,閩臺鄉建鄉創、民藝傳承、潮流設計等領域精彩紛呈,臺青創意與臺灣文化元素成為展會亮點,不僅讓參展民眾看見兩岸融合的多元可能,更展現臺灣青年在大陸市場的創業活力與文化影響力。

首次登場的「閩臺鄉建鄉創融合發展成果展」,可謂臺青創意的集中亮相!來自阿美族的臺青現場演奏非洲鼓,用原民音樂串起兩岸情感;空竹世界冠軍帶來絕技表演,傳統技藝與現代演繹完美融合。更吸睛的是「回家鴨」等臺灣原創文創精品,以活潑可愛的設計語言,傳達兩岸血脈相連的溫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臺青走進福建鄉村,透過祖地尋根、農房改造、民俗體驗等方式,將臺灣鄉建鄉創的成熟經驗與大陸鄉村資源相結合。展會現場,臺青們分享著在大陸鄉村的創業故事,從文創產品研發到鄉村旅遊規劃,處處可見兩岸文化共融的創意成果,也讓更多人看見臺青參與大陸鄉村振興的無限潛力。

「街角臺灣」主題展區可謂是臺灣文化的微型縮影!薑母鴨火鍋、蛋餅配奶茶等經典臺灣飲食元素悉數登場,透過文字、交通、飲食等兩岸差異對比,打造出一場趣味十足的「兩岸差異大賞」,讓參展民眾在會心一笑中感受兩岸文化的異同與共通。
來自臺灣的15個創意品牌、20餘位青年主理人,帶來了兼具實用與設計感的「黑科技」和「潮設計」。世界首創變形變速矽膠濾杯、環保咖啡周邊產品,展現臺灣文創的創新實力;國際知名塗鴉藝術家BOUNCE、百萬粉絲文創IP「我是馬克」亮相,引爆年輕族群關注;融合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傢俱設計、IP潮玩、精工飾品等,每個攤位都藏著驚喜,充分展現臺灣文創在潮流領域的獨特魅力。
「閩臺民藝傳承特展」上,兩岸木偶戲的同台展演成為一大亮點!臺灣「霹靂布袋戲」與大陸布袋木偶戲齊聚一堂,傳統技藝的當代演繹與兩岸匠人的執著精神碰撞出絢麗火花。近期熱播劇《沉默的榮耀》同款民俗技藝「獅頭旺」也驚喜現身,生動活潑的造型引發眾人圍觀拍照。


與此同時,泉州館的非遺空間同樣精彩。開元寺「東西塔」化身憨態可掬的木偶「阿國」和「阿仁」,現場「手舞足蹈」,萌化全場;觀眾可親身體驗簪花儀式,解鎖「蟳埔女」同款造型,感受閩南文化的獨特魅力。長達9米的德化陶瓷汽車雕塑,則以精湛工藝展現傳統陶瓷與現代設計的完美融合,讓臺灣參展者紛紛稱讚「大陸非遺工藝太驚人」。

兩岸文博IP授權展可謂「神仙打架」!河南博物院「婦好鴞尊」系列、圓明園十二獸首授權產品、蘇州博物館蘇式雅韻文創等重量級展品悉數登場,讓參展民眾一站式領略兩岸文博資源的豐富內涵。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展會吸引了32家兩岸重量級文博機構參展,其中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中國古動物館IP、廈門博物館等16家機構首次亮相文博會,帶來眾多年輕人喜愛的爆款文創和授權聯名產品。臺灣文博業者表示,透過文博會平臺,不僅看到了大陸文博市場的巨大潛力,更找到了兩岸文博IP合作的新契機,期待未來能推出更多融合兩岸文化特色的優質產品。

本屆文博會以豐富的內容、多元的形式,搭建起兩岸文化交流與產業合作的重要平臺。臺灣創意與大陸市場的深度對接,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的碰撞融合,不僅讓兩岸民眾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更為兩岸青年創業者帶來了無限商機。不少臺青表示,大陸龐大的市場規模、完善的產業鏈和豐富的文化資源,是臺灣青年實現創業夢的理想舞臺,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機會參與兩岸文化融合發展,共創美好未來。
中華農業報記者 游清一福建/廈門報導
***“永誠譽臺灣青年創業基地”位於集美軟件園三期“羅普特科技園”A棟, 是專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就業搭建的重要平臺。基地位於廈門集美區,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配套設施。基地積極為臺灣青年提供創業指導、政策諮詢、資源對接等服務,助力臺灣青年在大陸實現創業夢想。同時,基地也成為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經常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促進兩岸青年相互瞭解、增進友誼。***
基地地址:廈門火炬高新區軟件園三期鳳岐路188-1號717
服務專線:13205939068洪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