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聚焦糧食安全保障、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核心目標,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小田並大田」改造、基礎建設配套、農業技術升級等工程,讓廣袤田野煥發新生機,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田疇織錦繡,沃野孕豐年。在開魯縣小街基鎮聯盟村高標準農田裡,大型玉米收割機轟鳴穿梭,將金黃飽滿的玉米穗收入“腹中”,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高標準農田裡,大型玉米收割機正有效率地作業
「以前我們村的地零散,自從建了高標準農田,大家把地整合到一起,澆地有了配套設施,田間路修通了,電也架到了地頭,農機能直接開進地裡,幹活效率高了,一畝地比往年多產200多千斤玉米。」說起高標準農田的好處,正在彭田區收穫了。
近年來,開魯縣以破解土地碎片化、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為突破口,透過科學規劃佈局,打破原有田埂界限,整合零散地塊,同步實施農地水利工程、輸配電工程、田間路林工程以及農田土壤地力提升工程,讓“巴掌”變身“連片豐田生產”,不僅解決了傳統農業用地力提昇工程,讓“草場”變身“連片豐田生產”,不僅解決了傳統農業勞動、生產能力,大幅生產和生產效率。

高標準農田繪就豐收盛景
「今年春季,我村整村推進了1254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一畝地大約能節約水資源100立方米,用電量減少了四分之三,還能高效利用肥料,種地成本整體呈現下降趨勢。」聯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耿長興說,「從現在秋糧增加了產量
農田“高標準”,穩糧“有底氣”。作為產糧大縣,開魯縣始終將高標準農地建設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措施。今年,開魯縣高標準農地建設任務為43.83萬畝,其中新建項目39.83萬畝、改造提升項目4萬畝。目前各項工程正加速推進,確保年底前全部完工。工程完工後,開魯縣高標準農地建設總面積將達279萬畝,其中淺埋滴灌面積144萬畝,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將大幅提升。
「下一步,我局將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摸清地塊底數,將符合選址條件的地塊全部儲備到項目庫,同時加快實施進度。我們將進一步鞏固我縣'產糧大縣'的地位,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同時促進鄉村振興、增加農民收入。」開魯縣農牧部建設農地管理工作人員學校管理學校。